首页 > 公考人生 > 查看详情

公考联考快速突破指导之片段阅读的“主题”

日期:2011年03月25日 浏览:

 片段阅读是整个言语理解的核心内容,即便是篇章阅读,也是由不同的片段拼接而成的。片段阅读试题的类型很多,而其中最常见、最大量的试题仍然集中在“中心概括”类的题目中。这类试题的主要提问方式是“这段文字的主旨是?”、“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?”、“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?”、“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?”……
  
  不论一段文字是何种结构,它始终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描述的。当然,中心句也不会偏离这个主题。提炼文段的“主题”就是寻找文段的主体和主要方面。例如一段文字在谈论计算机,文段中的四句话分别介绍了1854年—1890年、1890年—20世纪早期、20世纪中期、20世纪晚期—现在,四个阶段计算机的特征。那么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时必然不能脱离“计算机”这个主语,“计算机”就是整个文段的主体,“四个阶段的发展历史”就是文段谈论的主要方面,主体与主要方面就构成了文段的主题,即“计算机的发展历史”。
  
  例1:(2011年国家第59题)一般来说,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,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,更不应“一枝独秀”,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、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,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,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。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,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“不安全”的,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,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。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,是一种非强制性监督,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,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。因此,将整个社会监督的“希望”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,既不科学,也不现实。
  
 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:
  
  A.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
  
  B.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
  
  C.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
  
  D.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
  
  解析:A。文段第一句提出“媒体监督不应成为社会监督体系的主要力量”;第二句解释原因;第三句介绍媒体监督的特点及局限性;第四句由“因此”引出作者的观点“将整个社会监督的‘希望’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,既不科学,也不现实。”从层次的角度来讲,第四句是对前三句内容的总结和概括,也是点明了作者观点的中心句。
  
  提炼主题:前三句从监督体系的组成、监督力量的均衡和媒体监督的弊端三个角度引出观点“媒体监督不是主要力量,不应将全部‘希望’寄托在媒体监督上”。全段都是围绕“媒体监督”的主题展开论述,所以B、D两项与文段描述的主题不符,应排除。C项虽然提到了“媒体监督”,但是文段并没有围绕“媒体监督的效果”进行论述,因此排除C项。
  
  例2:(2009年天津陕西湖北第33题)从本质上说,人类文明的选择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的过程,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与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。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,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,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。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、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,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。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,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,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。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,那就是“礼”。
  
 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()。
  
  A.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
  
  B.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
  
  C.阐释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
  
  D.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
  
  解析:C。文段结构层层深入,先谈到了人类体质和心性进化两个方面,再强调心性进化比体质进化要缓慢,最后引出儒家的思想,用“礼”将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。可见,中心句是最后一句。故正确答案为C。
  
  提炼主题:文段的前三句通过人类心性进化缓慢的问题,引出儒家思想中的“礼”。文段的主体是“礼”,四个选项只有C项体现了这个主体。

 

上一篇:2011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职位选择四点须知

下一篇:政法干警基本知识

相关阅读

重点推荐

返回顶部